团播成为一种大众文化了吗?

日期:2025-08-18 21:58:30 / 人气:6



团播破圈引发大众文化思考

最近几个月,娱乐圈众多明星纷纷参与“扫腿舞”,这种舞蹈因旁边有一排人组成“专业团队”,呈现出整齐划一又眼花缭乱的效果,而这与团播最显眼的特征相符。团播作为两年方兴未艾的娱乐形式,从短视频直播领域破圈到更主流的圈层,这引发了一个思考:它是否正在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甚至像直播带货、短剧一样,脱胎于短视频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和文化载体?

团播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团播定义与基本原理

团播,即“多人才艺直播”,是多名主播一起出镜的组团直播,形式以跳舞、唱歌表演为主。其舞台比常规直播间更“专业”,有编导、灯光、运镜、控场主持人等。直播团员既是队友也是竞争关系,表演内容、互动方式、顺序、站位、登台次数等由观众打赏决定。它从过去秀场直播生态中独立出来,加入了具备综艺感的镜头调度、环节设置、艺术包装,在入局门槛不高的同时保持了PGC属性。

团播的发展与破圈

2023年起,无忧传媒、遥望科技等知名MCN机构推出男团、女团,前SNH48成员李慧等练习生在团播领域重新翻红。2023年以前,团播是短视频直播领域的圈层式狂欢,近两年越来越出圈,吸引了更多大众目光。《中国经营报》报道,2025年全行业团播间数量有望达到7000个左右。如今行业已度过“造富神话”周期,更多迈向破圈化与合规化阶段,许多过去与团播无关的头部主播开始尝试团播,团播也成为内娱明星的“时尚单品”。当一项活动成为短视频博主吸引流量的选题,意味着它具备了一定大众文化属性,但目前其流行持续时间和商业收入模式能否支撑其成为独立产业仍存疑。

团播的竞争与发展困境

竞争激烈,“卷”态尽显

团播发展到如今竞争异常激烈,在表演类型上,除男团女团,古风、二次元、Hip - Pop等类型纷纷出现;传统“打PK”之外,衍生出玩游戏、演短剧、直播带货等主题和互动玩法。B站、小红书等新平台也纷纷加入。抖音头部主播与团播厂牌合体团播观看人次超1600万,涨粉近6万。主播木森创办的“民间版星光大道”@木森大舞台,吸引大量三四线城市用户,单场在线人数峰值达163万,近3个月涨粉超1100万,带货销售额破13亿,单场GMV达7500万元。

在投入成本上,团播也“卷”得厉害。基础团播直播间搭建成本在10到20万元不等,更大级别舞台配置可能超百万元。人力成本方面,5到7人的前台直播,幕后团队人数可能是其1.5倍。团播一线从业者竞争激烈,主播体力消耗大,下播后还要复盘、“写作业”,大多数主播收入由底薪加提成构成,底薪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提成通常是直播流水的15% - 20%。团播公司常把主播当作消耗品,行业竞争压力巨大。

同质化严重与合规问题

尽管从业者努力做出差异,但大量团播直播间仍存在同质化问题,扫腿舞、发牌舞、打PK等套路和模板占据半壁江山。团播若要成为平稳落地的产业,需注重合规管理。7月30日,抖音升级《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和《抖音直播团播机构管理规范》,加强对主播和公会不当行为的治理,2025年上半年累计清退54家违规公会。

团播能否成为大众文化的考量

产业化潜力与就业创造

团播已度过草创萌芽、内容转型期,进入精品规模发展阶段,越发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它融合了社交、游戏、娱乐、交易等多种属性,有潜力成为直播产业的“第三赛道”。团播产业的持续升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包括前台和中台多个部门,按当下7000个左右团播直播间计算,已创造至少15万个就业岗位。

成为大众文化的疑问

然而,团播能否被称作“大众文化”仍需打个问号。其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要规避同质化就需要各种尝试,而团播产业要平稳落地,必须注重合规管理。只有让入局者以长期深耕行业的心态做下去,行业才有可能被视为独立产业。同时,团播不仅要注重主播、画面和运镜等“面子”,更要找到真正的“里子”,解决如何持续留住观众注意力、让团播有物可看的问题,这决定了团播这种形式能否走得更远。目前来看,团播虽有成为大众文化的趋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

作者:风暴注册登录官网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风暴注册登录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