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境内债重组困局:博弈、分化与僵局
日期:2025-07-25 10:38:46 / 人气:19

2025年7月22日,旭辉集团发布关于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即“20旭辉01”)2025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的第六次补充通知,披露境内债重组最新进展——截至公告日,旭辉未能与债券持有人达成新的偿付安排,也未能筹措足额资金按原定到期日偿付,需继续协商。这场始于5月的重组博弈,正陷入深度僵局。
重组方案反复博弈:从“首次公布”到“多次优化”
5月23日,旭辉首次公布境内债重组方案;7月8日,进一步优化方案。涉及重组的7笔债券中,4笔已获投资人投票通过,“20旭辉01”却因投资人强烈反对,投票未通过,表决时间延长至7月24日。
6月初,由投资人召集的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因召集程序问题被认定无效。7月中旬,投资人再次召集会议并通过相关议案,明确反对旭辉原方案。矛盾焦点在于:旭辉提出的重组方案未获投资人认可,投资人提出的方案亦未被旭辉接受,双方陷入拉锯。
关键分歧:重组方案条款与投票规则
旭辉的重组方案包括现金、股票、以资抵债、一般债券及留债等五个选项。7月8日优化后,方案调整如下:
• 现金兑付比例从18%提升至20%,总额从2亿元增至2.2亿元;
• 以资抵债兑付率从35%提升至40%,面值上限降至52亿元;
• 定增股票上限从6.8亿股增至10.2亿股,获赔债券面值从10亿元提至15亿元;
• 一般留债展期时间从8.5年缩短至7年,全额留债展期时间从9.5年缩至8年。
但“20旭辉01”投资人仍强烈反对。6月18日起,部分投资人(以融芃投资为代表)多次与中金(债券受托管理人)沟通,试图推动第二次投资人会议。过程中,获取持有人名册受阻(需发行人提供,中金未配合),导致会议筹备延迟。
7月4日,融芃投资通过《中国证券报》刊登第二次投资人会议通知,提出六项议案,包括否决旭辉原方案、调整本息偿付安排、要求核查增信资产等。7月10日会议登记,11 - 15日表决。法律意见书显示,出席投资人70名,占未偿还债券余额50.46%,六项议案均100%通过。
投票分化:不同债券投资人态度不一
7月11日,“H21旭辉01”“H20旭辉2”“H20旭辉3”3笔债券投资人投票通过重组方案;“20旭辉01”“H21旭辉3”“H22旭辉1”未通过,投票延期至7月21日、8月1日。
投票规则差异加剧分化:“20旭辉01”需“双50%”(50%投资人出席且出席会议50%同意);部分债券要求“两个三分之二”(出席人数及同意比例均达三分之二)。融芃投资召集的会议参与者超50%,意味着旭辉召集的会议难获50%支持,通过可能性低。
违约争议:到期后是否构成实质性违约?
7月22日,“20旭辉01”到期。旭辉认为,投票延期至7月24日,且有5个交易日缓冲期,若期间通过重组议案则不算违约;陈广川等投资人则认为,到期日未达成协议或兑付即构成违约,募集说明书及展期协议均未约定缓冲期。
双方分歧背后,是债券发行相关法规的适用问题。受托管理人邮件提示,融芃投资会议通知不符合信息披露渠道规定,其议案为单方面主张,未经发行人确认对发行人无约束力。但投资人未接受建议,坚持推进议案。
困局根源:信任缺失与规则博弈
旭辉境内债重组困局的核心,在于发行人与投资人的信任缺失。旭辉多次召集会议未获配合,投资人则通过自行组织会议表达诉求。此外,受托管理人与发行人、投资人的沟通效率,以及信息披露规则的适用,进一步加剧了僵局。
值得注意的是,旭辉认为多数债券展期已增加交叉违约豁免条款,“20旭辉01”违约不会影响其他债券重组进程。目前,4笔已通过议案的债券正推进同意费支付,但整体重组仍面临不确定性。
这场博弈仍未结束——7月24日“20旭辉01”投票结果将成关键节点,而投资人与发行人能否找到平衡点,仍需观察。
作者:风暴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闵智云双主打曲 MV 引爆热议:...08-30
- ROSÉ个人事业的成功表现08-30
- 宗馥莉与宗馥莉家族纷争:股权与...08-30
- 刘浩存主动给刘昊然打招呼:今天...08-30